大多数人都能明显感受到,APP使用过一段时间之后,就能猜到你喜欢什么,并很快投你所好,不停精准推送相关内容,让人怀疑手机装了摄像头。
这就是算法推荐,对有的人来说,平台自动推送自己常看、喜欢的内容,自然省事了不少,但对另一部分人而言,算法推荐更多时候是自作聪明,用户不仅会受到所谓的“个性化广告”骚扰,还会对自身隐私信息安全产生担忧。
需不需要算法推荐,应该是用户自己说了算。
无论是社交平台的信息流广告推送,还是电商平台上的购物推荐,背后都离不开算法的支持。
所谓算法,就是互联网企业通过抓取用户数据,依据用户画像提供定制化的娱乐信息、娱乐和消费服务,一方面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,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。
但这种抓取用户隐私信息的行为,也带来了广告骚扰、大数据杀熟、信息茧房等问题,引发了大众关注。此前,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,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了规范指引,并于 3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。
近日,有消息称,已有多款APP上线了算法关闭键,包括抖音、微信、淘宝、今日头条等常用APP,用户可以在后台一键关闭“个性化推荐”的功能。 关闭该功能之后,APP将不再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生成推荐内容或者广告。
各大互联网平台上线这一功能,是迅速响应政策的做法,也是自查自纠、将算法开关交给用户的重要举动。
将算法开关交给APP用户,才是真正尊重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态度。数字时代,随着数据技术在生活中的渗透率不断加深,公民隐私信息也暴露在公众和企业面前,而企业必须承担起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责任。
“关闭键”藏太深,诚意在哪?
多家APP上线一键关闭推荐算法的功能,看似出发点是好的,但实际操作和体验来看,却并不如人意。
首先,要找到APP的算法关闭键,操作过于复杂,藏得太深,以至于很多用户很难找到。 以淘宝和微信为例,要关闭淘宝的个性化推荐和广告推荐,步骤为:进入淘宝后选择“我的淘宝” ,点击右上角设置标志进入,选择“隐私” 进入,再往下拉找到广告管理和个性化推荐,可以分别选择关闭“个性化广告”和“个性化推荐”。
而微信的关闭算法功能,则是在“我”的页面选择“设置,在“隐私”一栏中,四条项目让人难以看出具体内容,而如果要关闭算法,需要选择“个人信息与权限” ,进入之后才能看到“个性化广告管理” 的选择,点击进入就能选择关闭个性化广告,但和淘宝一样,关闭之后广告也不会减少。
有很多网友为此在网络上求助操作过程,也有不少人吐槽:为什么个性化推荐是默认开启,而要自己手动关闭?
其次,即使关闭了个性化推荐,用户也很难分辨自己到底有没有被平台牵着鼻子走,到底这个按键有没有用,并没有很强的实感。 归根到底,其实是因为用户对算法本就一无所知,而平台却将所有用户的信息掌握在手里,这种不对等和全然无知的处境,让用户只能被动接受APP推送的任何东西而无计可施。
所以,从实际体验来看,上线推荐算法关闭键固然是好事,但在具体落实中,操作上通过技术优势设置重重阻碍,让用户难以“下手”,诚意不足;而不明算法背后的逻辑,信息被拿捏,也会让用户感到被困在信息囚笼,难以信任平台。
算法推荐,离个性化服务越来越远?
理论上来说,平台推出算法推荐,可以达到想到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加广告利润的双赢,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,却衍生出很多乱象,其中牵涉到平台利益,要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。
算法推荐的种种乱象,其实根源都在于对于用户而言,互联网企业的算法都是“黑箱”,许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集大量隐私信息,而企业用这些信息做什么,用户却一无所知,难以拒绝,甚至被算法“算计”。
对用户而言,个性化服务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,这无疑是非常有用的,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竞争力。 当下大多数APP的个性化服务都与推荐算法深度绑定,如果选择关闭算法,也就等同关闭了个性化服务,而且关闭之后有没有用也不好说。
要么拒绝服务,要么拒绝算法,过于一刀切的选择,进一步让用户陷入两难。
而算法一旦被滥用,不仅会对个人隐私安全带来风险,也会对公共空间造成负面影响,用户终日被推荐自己喜欢的内容,难以看到新的、不一样的视角,就会困在信息茧房当中,进而排斥其他观点,形成信息孤岛,加剧网络矛盾。
不加约束,算法推荐只会离个性化服务越来越远,被动接受的个性化并不是真正的个性化,只有通过用户的自主选择,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提升。 用户了解算法逻辑和规则之后,明白自己接收的是什么内容,算法过滤了哪些内容,再定制和调整自己需要的,也是真正的个性化,在提高信息获得效率的同时,接触更多丰富多样的内容。
如何约束,如何把握这个度,是监管部门和互联网企业都要继续考虑的问题。